电子科技大学(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简称电子科大,于1956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部署下创建而成,现占地面积约5000多亩,设有沙河校区、清水河校区和九里堤校区三大校区,有全日制在读的各类学生30000多人,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11000多人,是国家重点建设的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A类高校和一流学科)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坐落在具有“天府之国”美誉的西部文化、经济和交通的中心--四川省会成都市。
电子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成立于2002年,隶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是我国最早开展网络教育的院校之一,依托学校学科与教学资源的优势,主动适应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锐意改革,开拓创新,突出办学特色,注重质量培养、教育管理规范严谨和教学质量稳定,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应用型人才,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学院重视网络教育和各种类非学历教育,常年举办各种类型的继续教育、短期培训班和专业证书培训,专业设置紧跟社会发展需求,欢迎广大学员报读电子科技大学网络教育!
①电子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实行全年滚动招生报名,分为春季招生报名和秋季招生报名;
②电子科技大学网络教育本次季度招生报名时间:2021年12月--2022年02月;
③因教学资源有限,招生计划有限,额满即停;
④如有需要,后续招生报名时间请具体咨询;
⑤若全国网络教育阳光平台上报时间有新调整,具体招生报名时间请以教育部通知为准;
①电子科技大学网络教育的招生对象主要是以在职从业人员为主,即是已经进入工作岗位的上班族为主;
②网络教育专科(高起专)报名条件:年满17周岁,或者具有高中、职高、中专、技校毕业文凭或同等学力者;
③网络教育本科(高起本)报名条件:与网络教育专科(高起专)报名条件相同;
④网络教育本科(专升本)报名条件:具有国家承认、学信网电子注册的专科(或以上)毕业证书;
⑤网络教育本科第二学历的报名条件:具有国家承认、学信网电子注册的本科(或以上)毕业证书;
招生办:张老师
电 话:18582481852
微 信:18582481852
QQ:1198275222
地 址: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建设北路二段四号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本部)
①在学习期间完成网络教育专科或本科教学要求(修满所有学分)的同学,可获得电子科技大学统一颁发的国家承认学历和具有教育部电子注册的网络教育专科或本科毕业证书,此文凭可继续报考硕士研究生、国家公务员或者出国留学,学生可登录学信网(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www.chsi.com.cn)查询本人的学籍信息。
②若网络教育本科毕业的同学满足学士学位的相关授予条件,可申领电子科技大学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学生可登录学位网(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www.chinadegrees.com.cn)查询本人的学位信息。
2022年电子科技大学网络教育招生专业设置一览表 | |||||
层次 | 招生科类 | 学科门类 | 专业代码 | 专业名称 | 学制 |
专 科 | 文管类 | 公共管理类 | 690206 | 行政管理 | 2.5年 |
理工类 | 计算机类 | 610201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2.5年 | |
自动化类 | 560301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5年 | ||
530103 |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 | 2.5年 | |||
本 科 | 经济管理类 | 公共管理类 | 120402 | 行政管理 | 2.5年 |
工商管理类 | 120201K | 工商管理 | 2.5年 | ||
120801 | 电子商务 | 2.5年 | |||
理工类 | 电气信息类 | 8090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5年 | |
80902 | 软件工程 | 2.5年 | |||
80701 | 电子信息工程 | 2.5年 | |||
80703 | 通信工程 | 2.5年 | |||
80903 | 网络工程 | 2.5年 | |||
80601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5年 | |||
80202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5年 |
①教学品牌: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985工程”“211工程”“双一流”A类重点建设高校;社会认可度高,企业知名度高,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影响力大,毕业生就业率、出国率和薪资水平均列全国高等院校前列。
②教学理念:悉心引导求学者在专业进修的领域里能够学有所获,在专业重塑的过程中能够学以致用,在修身养性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求实求真,大气大为”,在人生前进的大道上能够拒绝平庸、追求卓越。
③教学资源:依托电子科技大学雄厚优质的教学资源,专业团队制定具体的培养方案,优秀专任教师授课,同学们可充分享受到学校充足的网上学习资源和优质的软硬件条件,给他们提供重点名校最强有力的学习支持。
④学习方式:突破空间限制,跨越距离障碍,解决工学矛盾,在网上进行学习、辅导答疑和在业余时间进行面授教学,实现学历与综合素养的双丰收,学员们既定的学习投入,收获人生不可限量的发展潜力。